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丕兴、张璟)8月3日北京股票配资平台,省、市、县科技特派员深入龙港镇、城东管理区石震村等地,在省农科院棉花潜力地块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现场指导棉花生产。
当前正值棉花现蕾开花的关键期,科技特派员们重点围绕当前棉花田间管理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指导,为当地棉花丰产筑牢技术防线。该示范基地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部棉花重点实验室等项目支持,由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牵头,市、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协同参与,聚焦EZ9、华棉2270等优良品种推广,为棉花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
据介绍,示范基地围绕棉花全生育期制定了精细化技术规范,而当前田间管理是其中的核心环节。科技特派员现场强调,8月中旬需抓住打顶关键期,当棉株现蕾开花、株高达100厘米左右时,及时人工打顶或化学封顶,通过控制顶端优势促进养分向棉铃集中;肥水管理上,花期要重施铃肥,每亩需施用复合肥(15-15-15)40公斤,同时持续清沟排渍,确保水分管理科学合理;化学调控则需坚持“早控、勤控、轻控”原则,根据天气和棉苗长势调整方案,将株高稳定在110厘米左右,保障田间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是当前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科技特派员指出,当前棉花进入花期,需重点防控盲蝽象、斜纹夜蛾、烟粉虱、红铃虫等害虫,这些害虫会直接危害花蕾和棉铃,导致落花落铃;同时要监测棉蚜、棉叶螨(红蜘蛛)等前期虫害是否反弹,结合绿色防控技术实现靶向治理。
现场,科技特派员们演示了打顶操作、精准施肥和虫害识别技巧,针对农户提出的当前棉花田间管理难题逐一解答。“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看虫情、怎么控旺长,这下心里更有底了。”参与培训的农户明建国说。
此次技术指导通过“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合作社”模式,将当前关键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不仅为阳新棉花稳产高产筑牢根基,更形成了可复制的田间管理示范经验,为全省棉花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北京股票配资平台
民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